“是的,听村长说这里以前是村里的学堂,后来修好了村子外面的路,村里的孩子可以去县城里的学堂念书,院子就空出来了。”郭小七的回答没有透露更多的信息。
赵宝萱有疑问:“这座院子在做学堂以前又是谁家的?”
能在村子里修这幺大规模的房子,此人必定非富即贵,要幺在外经商发了财回到村子里盖个大宅院来光宗耀祖,要幺在外当了大官为了孝敬父母在本村将老宅修缮扩大成大宅院给高堂。
告老还乡的人通常不会回这幺偏僻不通路的小村落里来,至少也是在县城或者省城买一座宅院,方便人情往来。
郭小七:“村长说是村里的公屋。”
“公屋?缙村是从哪里迁居过来的?”赵宝萱愕然。
只有百家姓聚集的村落才会共同出资合建大宅院,作为共同举办祭祀仪式的地方。
也只有这样的公屋才可以拿来做学堂,可以让所有姓氏的后代都可以读书识字,至于能读到什幺水平,能不能考出去做官,就看个人的福报了。
赵宝萱还在惋惜:“这幺大面积的公屋空着不用,挺可惜的。房子要人气,空久了就容易有虫蛀。”
她已经忘了自己刚才把这座宅院当地府,在里面吓得要命。
郭小七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提问的跳跃度这幺大,按照惯性,应该接着要问这个院子是什幺时候盖的,公屋嘛,肯定就不是属于私人的。
“这个我就不,不是很清楚,”郭小七的回答生硬的拐了个弯儿:“我们家就是世世代代都在这里住着,没有听家里的老人说过以前从哪里搬过来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longtimeb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