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数学思想的诞生,新说书人和老说书人就没有本质的区别。
老说书人将“生死追问”与“时空追问”诉诸神明的意志,新说书人将这一切看成是对物质运动的哲学追问。原本不过是两种思想模型而已,分不出谁高谁低。我们不妨拿一群来自东方的说书人举例,看看他们说出了哪些精彩的故事……
孔圣人曾经发出过“未知生,焉知死”的生命终极追问;
庄子曾经做过“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灵魂追问;
诡辩家公孙龙曾经有过“白马非马”的逻辑追问;
屈原更是在史诗级巨著《天问》中一口气对世界做出了170个追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他几乎把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创世问题都问尽了。这群浪漫的东方人脑洞开的的确够大!可惜无人在这些精彩的思想上调动数学工具进行精细研究。
原因也很简单,华夏是从黄土高原发育出来的农耕文明,在一切讲求“实用”的文明教化下,只有孔孟、韩非子这类对管理人族“有用”的学问受到重视,而剩下的说书人都如同庄子一样游历在体制外,只能放飞自我,逍遥游去了……
古希腊的这帮“说书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十分鄙视“实用论”。有些说书人甚至认为有用的学问都是不值得研究的,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放空在抽象空间里运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longtimebook.com
(>人<;)